對于人類視覺上的違和感在于線和面。
1、線
手繪板和紙繪以目前的技術仍舊有點差別,但也就是紙繪線條相對更流暢些,用手繪板線條略僵硬那么一點。不過板繪比手繪方便太多太多了。大部分不會畫畫的的人是無法分辨出兩者的不同,因為隨著技術壓感筆刷這些工具越來越發達,效果也越來越真實。以目前的技術,手繪板上作圖已經可以讓百分之99.9%的觀眾感覺不出是否是紙繪。紙繪的大多都是紙繪習慣那種線條的資深從業者,很多新人盲目崇尚紙繪,殊不知紙繪麻煩且要做精難得多。
手繪出來的線條是有壓感的,且運動時可根據畫師經驗去繪畫。3D模型如果做的不夠精細,一動線就會奇怪扭曲,畫面就崩了。
而3D模型導出后的線條,如果沒特殊處理,線的粗細都會是相同的。機器出的東西現在還無法擁有主觀判斷哪些線條該粗該細,畫師也都是靠這經驗去畫。或者換個走心說法,人畫的線條有靈性。
2、面
你看一個3D軟件渲出來的精度,主要取決于那個3D模型的面數。你眼睛看到一個物體是圓的,但實際上是由無數個面組成的。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,3000面的模型渲出來的圖片和30000個面的模型是沒法比的。
而如果你要面數上去,達到擬真的程度。那么對硬件要求極高,最重要的是這些設備都是極貴的。且精度越高,渲染時間越長。渲染則更甚,迪士尼,皮克斯,夢工廠那些地方有尖端3D動畫硬件設備。很多人都好奇3D動畫燒錢燒在哪里。渲染就是一個大頭,如果沒設備就得出去租借,極貴。
另外就是光影效果,素材貼片是按照面貼的。不同顏色的過度也是由面完成的,面的邊緣線就是不同顏色的邊緣線。3D動畫做動作時,變形的節點是有限的,一般動畫的模型不會做到好萊塢大片那種精細度。如果不做復雜的3D模型,是無法展示出運動中的肌肉細節表現,就和人皮是一層金屬殼一樣。做機甲違和感沒那么強,自然因為大多機甲本來就是硬殼,自然違和感弱。
- 暫無回復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