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羅斯科學家利用國際空間站(ISS)上的生物3D打印機在零重力下培養小鼠的甲狀腺進行測試。獨特的3D磁性生物打印機,名為Organ.Aut,于12月3日由遠征58號由聯盟號MS-11航天器交付給國際空間站使用。

Organ.Aut 生物3D打印機是10月11日在Soyuz MS-10任務中止時丟失的生物打印機副本。俄羅斯宇航員Oleg Kononenko,曾經接受過使用生物3D打印機的培訓,12月4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:00開始了打印生活組織實驗。目前,實驗的第一批結果已經成功,俄羅斯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在零重力下培養了一只老鼠的甲狀腺。
Invitro子公司3D Bioprinting Solutions生產該了生物3D打印機,他告訴中國3D打印網:“是的,我們收到了來自太空中的照片。相機清晰地展示了正在組裝的老鼠甲狀腺的生物結構。“
實驗結果將于2018年12月底送到地球進行分析,之后將開始進行研究。結果將于2019年2月公布,零重力下3D打印器官和組織的成熟發生得比地球上更快,更有效。
“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,”Invitro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·奧斯特羅夫斯基說, “生物打印的結果可用于各種行業。我們很樂意解決移植學任務。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。對于從細胞中打印食品的前景也非常感興趣。“當被問及人體器官是否很快將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3D打印時,奧斯特羅夫斯基說:”唯一的問題是成本問題。現在我們正致力于開發新型生物3D打印。“
據了解,美國也計劃在2019年春季將其生物3D打印機送到國際空間站。
成員列表
登錄成功
祝您使用愉快!
倒計時 5 秒,自動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