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Aaron 2020-02-15 21:01
近日,由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企業盈創新材料(蘇州)有限公司3D打印的15套隔離屋已在湖北咸寧市中心醫院正式“上崗”,迎來了新冠肺炎隔離病人。
據悉,這款可移動的3D打印隔離屋面積約10平方米,其中配有空調、衛生間、淋浴設施等,密封性和保溫性均可滿足單獨隔離需要。


據該公司董事長馬義和介紹,本次捐贈湖北的15套隔離屋,前身是盈創自主設計研發的3D打印共享房屋。隔離屋的打印“油墨”可以是建筑材料、鋼廠的鋼渣,也可以是沙漠沙,一臺打印機24小時就可以打印出十幾套小屋。小屋通過了環保測評,安全無害。
此次馳援咸寧的15套隔離屋,由盈創此前耗時一天緊急打印出來。“隔離屋采用3D打印技術一體化成型,墻體與鏤空的柵格成一體,長3.8米、高2.8米、寬2.4米,整體受力均勻,抗風抗震,具有保溫隔熱的效果。”馬義和說。



據悉,隔離屋結構簡單、強度極高,運輸及吊裝極其便利,運到現場放在地上為電器接好電源就可直接使用。而且還可隨時移動并進行多個拼接,擴展使用面積。據湖北咸寧中心醫院設備科科長黃金學介紹,這批隔離屋已安排病人入住,房子的密封性和保溫性非常好,符合隔離需要。


3D打印建筑的基本原理與日常所見的打印機一樣,要有打印機體、噴頭、油墨、紙張。建筑四周搭建的金屬框架就像是“打印機”的機體;噴吐混凝土的“打印頭”就是一般打印機的噴頭,“打印頭”通過一圈一圈連續噴吐打印材料,經過層層堆積建造墻面;不過,這個“打印頭”噴出的“油墨”是需要特別配制的混凝土,而且要一次完成,不能間斷;施工前在地下預埋的鋼筋籠,就相當于“打印紙”,隨著墻體不斷升高,還需要按照圖紙加裝鋼筋,使“紙張”實現動態延伸,整個打印過程,只需要一張圖紙、一臺電腦、就地取材制造的足夠“油墨”,就可以在24小時內連續打印。

3D打印房屋概念,最早于2013年2月,由英國倫敦Softkill Design建筑設計工作室首次建立了一個3D打印房屋概念,3D打印房屋需要用尼龍搭扣或者像鈕扣一樣的扣合件起到固定作用,同時借助傳統建造技術。這一設計概念是2012年10月在3D打印展上提出的,它并非采用固體墻壁建造,而是在骨骼基礎上建造纖維尼龍結構。它被命名為“打印房屋2.0”,采用相同的極簡抽象派工藝,使用足夠的塑料來保證結構的完整性。
3D打印建筑好處很多:
一是省時間,“快”字當頭。3D打印建造技術具有數字化、智能化、機械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,可以大大縮短施工工期,像這次疫情中報道的, 蘇州企業3D打印“隔離屋”馳援湖北,2小時完成一個!
二是省人工。3D技術打印房屋全部使用機械自動化操作。簡單來說,在足夠的耗材前提下打印過程就是一張圖紙、一臺電腦。人工成本是建筑行業最高昂的成本之一,3D打印建造技術至少能節省一大半的人工成本。
三是省材料。3D打印房屋成套設備使用的都是市場常規使用的原材料,打印材料使用的都是傳統鋼筋混凝土,但和傳統施工方式相比,可節約材料60%,同時可減少建造過程中的工藝損耗和能源消耗。
四是環保還方便移動。像這次蘇州企業所談到的3D打印“隔離屋”。“隔離屋內部可設置床位區、盥洗區,配備空調后就是一個可移動、高強度、封閉保溫的‘疫情隔離屋’。”盈創建筑科技公司董事長馬義和介紹,“隔離屋門窗都安裝好了,內部可以放置2張床,安裝上電就可以使用了。未來疫情得到控制,這些屋子還能移到別的地方使用。”

當地時間2020年2月12日,迪拜,探訪在這里的世界上最大3D打印建筑,房屋內部細節實在精美,令人嘆服!如下圖


迪拜,探訪在這里的世界上最大3D打印建筑,房屋內部細節實在精美,令人嘆服!






文章來源:互聯網
3D打印產品定制021-50900316
3D打印請微信關注

Aaron 于 2020-02-15 21:26:40 最后編輯
成員列表
登錄成功
祝您使用愉快!
倒計時 5 秒,自動關閉